一文梳理上市公司用什么工具融资囤币(极度硬核!) 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把加密资产纳入战略储备了,但是每个公司的资金来源各有不同。值得重视的是,不同的融资工具意味着不同的策略、风险和决心。熟悉各种融资工具以及背后的优劣势,可以帮我们判断这些公司的实力和未来对币价/股价的影响。 一、基础版 融资的工具有很多种,即各种方法搞钱,大类划分也就债权、股权、自有资金、混合模式。字面意义理解也很简单,要么借钱买币,要么卖股权买币,要么用自己的钱买币,要么三种模式都有。 借钱买币是最屌的,很有信心能还钱,很有信心币价能涨。卖股买币要么信心差点,要么是收壳。因为卖股意味着未来收益变少了,所以我说信心差点。收壳也很好理解,WEB3的项目要凑热闹,就去把美股的垃圾公司收来玩儿。自己的钱就更好理解了,公司本来就有钱,甚至那种矿企自己挖出来的BTC。 二、进阶版 借钱的方式有几种,一种就是纯粹的普通债券,约定好利息和还款时间;另一种是可转债,即出借人可以根据行情和公司情况选择把债变成股权,这种利息就很低甚至没有。还可以抵押借贷,比如把公司资产抵押给银行借款,比如MARA用BTC担保借款。 卖股权的方式从大类分是卖现有股份和增发股份,卖现有股份总股本是不变的,不会对现行股价有影响。增发股份则是扩大总股本,那么每股价值就会缩水,这就会影响股价。当然,要看公司手里有没有那么多股份可以卖,没有也只有增发股份 从公开与否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公开和私募,公开可以是ATM和定向增发,或者是收并购乃至于股权交换。私募则在私下搞。 从打折和行权的角度看,可以是以当前股价交易,也可以谈好一个价格交易,但更多适用于私募的方式。行权是指是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有的是给了钱股权就交割了,有的则保留,先把钱给了,给钱一方可以根据情况行权,比如刚才说到的债转股,以及预融资认股权证。 当你理解了诸多玩儿法以后就会发现,这是一个博弈的逻辑。如果募资的人比较有信心,可能更多是债券。如果出资人比较有信心,可能更多是私募,因为私下谈拿的筹码多,做过生意都懂。公开募资意味着找不到大金主,只有请机构包装后去销售。 三、微策略常用工具一揽 1、ATM 比如2025.8.12,BMNR做了个ATM募股计划,要发行24.5亿美金的普通股,募资资金全部用于购买ETH,目标是控制全球5%的ETH供应量。 从这个公告看,ATM是增发股份,直接在二级市场逐步增发股份,所以“滴漏式”增发,这样对股价冲击小。 简单说,发了股票买了ETH,ETH涨了就把稀释股份的价值拉回来了,然后又增发又买。 当然,如果ETH跌的很惨,那么股权稀释再稀释就不能增发募资了。 2、PIPEs 这个很好理解了,就是私下谈好折扣价格,要么交割现有股份,要么增发股份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预融资认股权证PIPE”。如果是增发股份的大宗交易,一旦披露就会对股价影响很大。大幅度稀释了每股价值。所以,你会发现 @StoryProtocol 搞的微策略用了“预融资认股权证PIPE” 这样的话,就相当于钱给够,但延期行权,也就是公司多了个准股东,但是暂时不增加股份,这样每股价值也就保留,等股价拉上去以后再增发也就无所谓了。 3、可转债 这个刚才其实有解释,就是出资人以借款形式把钱放进公司,利息也是没有的,在不错的情况下,出资人可以选择把债权转变为股权。那这个和“预融资认股权证PIPE”有啥区别呢?区别在于出资有没有退路。可转债还有退路,公司不行我就当借款,借款是要还的。股权证没退路,公司不行还是股东,只是啥时候领证一样。就好像你买了月饼券,不管你最后兑换月饼与否,月饼都属于你了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熟悉融资工具对我们理解各种上市公司的微策略非常重要,让我们在这个时代狂奔的时候,跟紧狂奔! 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和大家讨论。为了紧跟时代潮流,我创办了“链上研习社”,一起研讨,欢迎加入我们: https://dandy-pineapple-0ee.notion.site/248810fc4d79813e96b6ffed71a9238e?source=copy_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