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借着印度和巴基斯坦打起来的热度,摆个印度问题的龙门阵。
不知何时起,网上轻视印度成了主流(鄙视没问题,轻视有问题)
幸好从国家层面上,中国从来不轻视,相反,一直警惕印度。
我先上个暴论——从长远看,美俄都不是中国最大威胁,印度才是!
为什么说印度是最大威胁?
先荡开一笔,说日本和越南
2,在甲午战争前几十年,大清也觉得日本不足为惧。
论人口、国土、地缘、历史,当时大清有足够理由轻视日本。
李鸿章目光长远,认为要大力发展海军,以军事实力来威慑日本,结果被朝堂上很多人嗤之以鼻——包括翁同龢。
在骄傲自满心态下,清朝削减北洋舰队的经费,使其多年未添一舰。
其后大家都知道了
3,如今,几乎每个穿越清朝的历史军事文,都会YY怎么狠狠削日本。我甚至看过一本穿唐的,为了千多年后的安全,把日本扬了。
想象一下,你跟大唐、大明说倭国有朝一日会差点灭中国,他们会怎么嘲笑你?小日本?凭它?
阿三,有别于日本么?
它是没日本坏?没日本蠢?
还是没日本有野心?
4,再说越南。
中国历史上没把越南瞧上眼。然70末越南仗着苏联撑腰,自诩世界第三强国,野心膨胀,企图统一整个中南半岛,威胁我国边境安全。
当时全球主流看法是:中国不敢承担与苏越两线作战的风险,不会出兵。
但我国果断对越南反击,用10年轮战耗尽越南国力,为什么?
真是小孩子不听话打屁股吗?
5,试想如中国不出手,在苏联帮助下,中南半岛出现针对中国的强权,我国会是什么样的地缘环境?
东有美日、北有苏联、西有印度,还需要在云贵两广长期部署重兵……
打越南,打的是数十年上百年的西南安宁。打的是一个有领土野心、有外部势力援手的强大邻国。
换言之,打的是尚未成患的“南边小日本”。
6,在局势尚不危急,强敌尚未发育时先下手为强,避免国土遭致命威胁,这是中国的历史经验。
隋唐两代灭高句丽,康雍乾三世灭准噶尔,尽皆为此。
唐太宗说:“今天下大定,唯辽东未宾,后嗣因士马盛强,谋臣导以征讨,丧乱方始,朕故自取之,不遗后世之忧”。
杨广、李世民非鼠目寸光之辈。
教员、小平更不是。
7,尽管隋唐收拾了高句丽,但隋唐之后,那块地儿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契丹、女真、后金,日本侵华也是从东北开始。
无它,地缘也。
印度也一样。
中国和印度有长达2000公里的国界,至今尚未正式勘定国界,放到全世界都是罕见的。
你猜,我们为什么中俄边界能敲定,中印边界就是敲不定?
8,印度和中国存在严重利益冲突:亚洲领导者,印度也想当。
印度坐拥印度洋,威胁我国能源安全线和一带一路计划。
印度还有领土野心,这个国家自成立以来,不断发动侵略战争,吞并锡金、控制不丹、染指尼泊尔、干涉斯里兰卡、入侵中国觊觎藏南,它们对土地的贪婪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不会止息。
9,印度还有极强的国内矛盾,有强烈的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的需求和发动战争的欲望。
它最大的威胁是做事极其不靠谱,极其抽象,让稳定的秩序变得不确定,充满变数,一如特朗普。
区别是特朗普搞坏事,印度搞大事。
我之前就写过,在我们梧桐台湾之时,印度一定会搞事。
10,总之,中国和印度,地缘矛盾不可调和。未来如果印度经济快速增长,它会自信膨胀搞中国。如果它经济下行,以它14亿人口、多民族、多信仰、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内矛盾,也会通过战争来转嫁国内矛盾。
把印度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,必须的。事实上,中国这几十年来一直有做这件事。
改天有闲心了试写这个。
11,眼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开打,中国肯定会及时出手,顺势而为。如印度持续作屎,我们能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时机。
一个好印度,就是那啥啥的印度。
中印之争,和中美之争不一样。
美国之倾颓已势不可挡,中美决战越晚越好。
中印之争,则越早铺排越从容。
我相信中央有高人,毕竟做局几十年。
拭目以待吧
Share
Explore

TwitterXDownload

v1.3.27

The fastest and most reliable Twitter video downloader. Free to use, no registration required.

© 2024 TwitterXDownload All rights reserved.